大梦初醒 | 论PMP®中创业的思维点拨
2021-08-06说到与PMP®的缘分来源于偶然。2020年,我在上海读了一个在职法国高商,班上最好的朋友,就叫A吧,36岁,在大众汽车做了几年的职业经理人,我应该称呼为大哥。在他的推荐下我考了PMP®。
我虽然23岁就在澳洲最好的国立大学研究生毕业,但是有过2年的迷茫。这种迷茫谁都会有,正如年轻时的那些记忆中的颜色一样,全是泡沫,短暂却又消失地很快。
在26岁以前,我有数次碰壁,每次都没有结果。因为我的本科是在美国读的酒店管理,我在酒店每个岗位都做过实习,甚至还做过服务生打扫过那些呕心的房间;我还去了上海求职,好几次都是待遇很低,因为我的工作经验有限,而在美国的那种预期收入在中国是不可能得到的。
在那两年,我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负。
那是因为年轻的资本,还有那种作为世界名校金融硕士毕业的优越感。所以我几乎看不到任何人。我频繁地参加聚会,喝得不省人事。人家只知道标签,根本不知道你是谁。当然,更可怕的是,自己时间长了也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那时还未结婚,所以想着虚荣,想着越多人聚在一起越开心,想着很多人围着自己身边转悠,想着那些疯疯癫癫。一个电话就可以喊一桌人陪你吃饭,聊天,喝酒,唱歌等一系列娱乐活动。每天喝到两点,说是庆祝自己提前毕业,第二天头疼难受,但还是再喝再聚。
终于有一天发现很没有意义,虚度光阴。即得不到放松,只为了一时面子。在聚的太频繁了以后,我决定想休息了。我把手机一换,失去了联系。
正因为冷静和没人打扰,我才发现我根本不需要那些嘈杂,也不需要那些假装的关心。
但是我觉得一个人调整自己归零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时候。因为自己失去了原本的自信,除了每天的繁复溃烂的生活,我感觉自己变成了普通人,甚至有的时候连普通人也不如。
这个是第二个阶段叫自卑。
我是一个内心很敏感的人,所以很在乎。当我在打扫客人房间时,和我一起的工作的阿姨说你既然要做服务员还读什么文凭,你真的还不如我呢! 又有很多原来的长辈无形中给你的压力,说什么高学历就是高级的人才,所以是很深的讽刺。我还不如一个大专的学生。自负不可怕,没人理你就没那么狂了。
自卑很可怕,像是跌入某种深谷,而且一直下坠。
时间过得很快,13年已过,转眼就是16年。我没有什么成绩,甚至于自己的心智也没有提高。实际上跌到最低谷,你身边最亲的人也会嫌弃你。有一天晚上我出去跑步,但是刚出房间,隔着二楼的阳台,我就听见屋内父亲和母亲为了我吵架。一个说我是傻子,傻子才送去国外读书,回来一事无成。一个说都是自己无能,怨不得别人。我真的很痛苦,但是最痛苦的时候人是自己可以安慰自己的,只要他不想死的情况下。我安慰了自己,当然也不求别人来安慰。我已经无法解释这些社会磨练了。但是我总觉得机会还是有的。
在法国高商的课堂,我的表现和能力都是顶级,所有老师都很欣赏。我的自信心有些恢复,所以我决定挑战可能人世间最难的事情-创业。
机会还是有的,我父亲在江西看到了一种特别的含硒的矿泉水。我和他通过交流和市场运作,很顺利地拿到了南京地区的代理,同时我也在一月一次赶到上海去上课,这样有些公司运作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和同学们交流。
所以就有了我和A君的谈话,毕竟他比我年长好多。他的介绍是说PMP®是有用的,几年前他就拿到了。
在一个职业经理人看来,PMP®就是项目的方法来教你怎么做事情。我觉得有吸引力。因为我刚开了公司,还不知道怎么具体运作。
当然任何一家小公司,最初都是活着,就是销售主导。
但是我没有任何经验,我骨子里的问题还是有的,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学得都是高大上,比如公司治理,公司,章程和股权投资。
所以我很搞笑地刻了几个牌子,在每个门上都订上了“会议室”,“市场部”,“销售部”,我甚至在厨房都订了一个“食堂”的牌子。
总的来说,我的认知是一个完整的公司,那么应该什么都有。
我觉得公司应该要大,要具体,而我统筹一切,但是这一切指的啥,我不知道。
所以PMP®教给了我第一节课,就是任何公司都是以项目为基准来思考的。看似很简单的道理,我还交了学费。
其次,对于这个公司整体的统筹能力,我是欠缺的。我找了一个代账会计,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和他沟通,这个里面就是干系人管理,我每次都告诉他开票,然后拿票,报账。其实好多事情,都是他在帮我做,比如留底多少,票怎么开。我是一个被动的人,好在财务和税务并没有出现大问题。
但是我还是疏忽了太多细节。因为没有能力,也没有见识,我生生地把公司做成了销售公司,而且所有的销售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我很怕别人挖墙脚的事情。但现在想来,其实本质上是对员工的不尊重。
我招了4个人,然后买了一辆送货车。我非常勤奋,每天都在联系客户。另外4个人只是帮我搬箱子和送货。客户的详细资料我是不给他们的。
其实很愚蠢,这种内耗本来就消耗了手下人的积极性。我的绩效考核也没有和收入联系上,就是基本工资加上奖金。这是不对的。
干系人,员工也是需要沟通和照顾的。光是请客吃饭是没有用的。其实直接给予现金奖励实际上是最有效的方式。
我在闲时就看才聚的课件,觉得不管是授课老师-谢老师,还是助教Vicky老师都很负责任。
谢老师上课即保障了专业性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再加上我跟老师都留过学,又都是名校,当然斯坦福肯定比我要好一点,在佩服的同时又觉得有莫名的亲切感。因为都是西式思维,所以观点都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另外,Vicky老师也是及时回复我的任何问题和担忧。总之,我可以用一句话来表扬她,即我只需要负责学习就好,其他所有的事情Vicky老师都会帮我安排好,没有让我耗费哪怕些许的精力。我对她表示感谢。
因为都是在闲时看书,而哪怕是半夜,助教老师和谢老师也会及时回复我,让我很欣慰。甚至一度也觉得不能对不起大家对我的热心与鼓励。
因为深感自己有太多不足,除了感激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以外,我真的静下心来感受PMBOK的每字每句。
在细读的情况下,它教会了我一个项目的整体性,即哪些东西需要考虑,哪些不是重要问题就不要花太多心思。
比如前两年的生意不好,我一直想改范围,就是再卖另一品牌的一种水,但实际上在试着推出的时候,我发现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牵扯到库存管理。
一家门店的销售量是有限的,市场也是有限的。一旦牵扯到送货的配比,在这个早期阶段是不适合的。
这点也是PMP®学的。PMP®强调每一个步骤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处理和防范。简单点来说,时间的,或者条件的不同,事务的性质也是不同的。
在创业公司早期,如果随意增加和修改范围,一旦失败,那么原有的市场也会失去。如果公司度过了生存期,范围是可以商榷添加或者修改的。当然,所有重大的变更都需要自己研究和考虑。
这也是PMP®的东西,PMP®几乎把所有的变更都提交到了委员会。可见对于变更的重视。
总之,PMP®有用的知识还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去悟了,或者说在实战中去体会。
我一个人维持了公司4年,有一年还得到了总公司的嘉奖,给我增派了一个大区经理。但是因为我不重视干系人管理,本质上来说我认为总公司这次增派是一个威胁,我很怕他会抢夺生意。所以就没有合作的态度。他其实也没有,他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苦于不了解当地的市场状况,而我又没有配合的态度,所以最终不欢而散。但其实如果早期我可以争取到他的话,也许情况会有很大不同。我无视了。最后在第4年的时候,疫情来了,我提前控制了风险。我把所有会员的水都送完了防止挤兑并且耐心地和每一位顾客沟通配送的复杂性。当时也没有办法,总公司都无法生产,只能停业了。
PMP®里面的东西必须自己实操做,才有感受,才有经验,文字是冰冷的,但现实是真实的,当你真的愿意去耐心读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把一个项目的精华实践都已经告诉你了。只不过你的片刻无知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知识而已。
PMP®备考的技巧就是多读PMBOK, 最好3遍以上。
另外,以空杯的心态来听谢老师的上课,积极参与,不懂就问。
考试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什么技巧,准备充足,反而认为是一种释放,而且是一种迫切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才聚的题库已经相当好了,有很多的*题。对于错题要极其重视,多做几遍,了解个为什么就可以了。题目对于考试是有意义的,答题时见到得越多越有自信。
但是对于生活这套课题,就需要自己多思多看了。
PMP®对于我的创业思考来说是很有醍醐灌顶的效应的,这对于我准备下一个PMI-PBA®的考试有很大收益。
本文作者:才聚学员,谢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