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如何深度工作?不如试试这个方法

2022-10-21

项目管理是一项需要高度投入的工作,对项目经理的时间和精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顺利的交付项目成果,很多时候项目经理都需要深度投入到工作中。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提出的“深度工作法”很好的契合了项目经理深度工作的需求。

 

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工作,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体能,而且难以复制。 

 

纽波特认为,深度工作并非一种无用的传统技能,而是任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信息经济时代立足的人都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

 

1

如何培养深度工作习惯

 

 

在工作过程中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大致分为 4 个步骤,分别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将工作模式形成习惯、有目标执行以及合理减少整体工作时间。

 

(1)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

 

深度工作模式一共有 4 种,分别为节奏模式、双峰模式、禁欲模式记者模式。 

 

如果你是个深度工作的新手,可以选择节奏模式,就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都固定做同一件事,从而形成工作节奏。 

 

如果你是上班族或创业者,可以选择双峰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 为两块,其中一段时间追求高强度、专注的工作,另一段时间完成浅显的工作。 

 

如果你是个自律性很强的自由职业者,禁欲模式会比较适合。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进行深度工作,切断一切与外界联系。 

 

最后一种叫做记者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模式。也就是说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能立刻进入深度工作模式,极少数人能达到这种状态。

 

(2)养成深度工作习惯

 

如何养成深度工作模式的习惯? 

 

首先,需要确定执行深度工作的地点和时长。比如,可以把家里的一张书桌定为深度工作地点,每当坐在这张桌子前时,就告诉自己要开始深度工作了。

 

其次,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在这个时间内要求自己保持专注,只专注在目前的工作中。 

 

再次,给自己的深度工作设置规则和程序。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多长时间的间隔,在这个时间段产出什么结果(要可衡量),长期刻意练习,才能形成习惯。

 

(3)设置一个能激发动力的目标

 

如果你只是告诉自己我要花更多时间用来深度工作,这种宽泛的目标很难让人有太多激情和动力去行动。

 

应该给自己找一个能激发动力的目标,把所有关注点都放到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上。然后用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它。

 

确定了重要目标之后,你还需要衡量自己的完成程度,统计你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深度工作投入的时间。具体做法是,设置一个计分板,每周都在卡片上做简单标记,记录当周的深度工作时间。

 

比如,每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就画一个圆圈。没有完成,你就画叉号,然后定期回顾自己深度工作的计分板。分析是什么原因没有完成深度工作,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法。

 

(4)适当减少整体工作时间

 

这可能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别说减少工作时间了,现在很多公司工作多到加班都干不完,如果再减少工作时间,那岂不是会堆积更多的工作吗?

 

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工作日8小时,我们能保持深度工作的时间最多是4 个小时,普通人每天一般能保持2小时深度工作时间已经很不错了。其余的时间都是用浅显的工作上。

 

所以,压缩了工作时间后,会让人更加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减少的只是各种会议、媒体干扰、网页浏览、办公室政治等无价值无意义的工作时间。

 

2

深度工作的4DX法则

 

 

原则一:关注点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首先,你可以设定一个极端重要的目标。

 

然后,把手里的工作分为“脑力劳动” 和“非脑力劳动”。比如写文案,做策划,这需要脑力活动,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一些比如整理文件,帮老板审核校对的事情属于机械化的任务。 

 

那么,你可以优先把精力放在脑力工作上。然后在处理机械化工作的时候,头 脑里思考的还是你需要付出脑力的工作。 

 

这就很好把自己的时间分割成 2/8 理论,也符合这个放在极端的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把大多时间花在机械化的工作上。

 

原则二:抓住引领性指标,不要困在“黑洞”里 

 

这个概念关系到两种的衡量标准:一个是滞后性指标,一个是引领性指标。

 

简单来说,滞后性指标是属于改善机制的;引领性指标是具体的一个数量目标, 短期内可以达到的效果。 

 

比如,滞后性指标想在早上完成 5 个领导交代的任务,但是这对行为缺乏影响, 那么你的引领性指标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通过什么有效的 方法?

 

你可以参考优秀模板来套用修改,或者也可以把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多 增加一个维度来执行。 

 

重点就是要学会去思考,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去完成有效的产值的事情,而不 是一直困在“我想不出来,我一定要想出来”的黑洞里面。

 

原则三: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然后先完成一个小目标 

 

首先,你可以在便签纸上写上你这周要做的具体事项。

 

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 制造一个竞争的氛围。简言之就是,自己要与时间进行竞争,你要明白做一件 事情,必须要先完成什么事,最后才能完成最终目标。 

 

比如,我想要在 2 个月内吸引 5 万多的订阅用户,那么我需要把这个作为极端重要的事情,达成它我必须要先完成其他一些事情。

 

如果我想完成这个目标,我要保证优质内容的输出,研究确定推广的渠道和平 台有哪些,再制定自己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去输出内容与推广。

 

输出优质内容前, 我要先确定我的目标人群是谁,这些人群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文章模式是什 么,推广的平台有什么机制特点,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成最大效果。 

 

这是比较适合我们个人工作的计分板,因为你要是想完成 5 万多的订阅用户, 就迫使你要先从这些计划开始执行,你越想完成这个目标,那么你就必须先完 成其中一个小目标才行。基于此,你才会产生一种激励心理机制。

 

原则四:定期问责和反馈机制

 

定期问责是提高效率的最后一步,职场上就是项目总结与复盘。 

 

对于个人深度工作而言,你可能没有那么多同事给你做后期的问责,但这不意味着你做完一件工作就结束了。

 

定期问责和反馈机制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与技能。 

 

我们需要检查记分板并评估为什么没有达成目标。

 

如果你轻松超越这些目标, 那么你可以进一步推动自己了。

PMP®考试服务
  • PMP通关必备
热点问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