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PMP®的邂逅之旅

2020-10-16
第一次接触PMP®是在2017年冬天,当时部门在讨论一个比较超前的议题,未来是否有可能由职能型部门转型为项目型部门,讨论刚开始了五分钟,发现聊不下去了,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当有限,不知从何谈起。老大看着我们想了一下,说道,不然你们去了解下PMP®吧!
 
PMP,PMP考试
 
然而正式接触整个知识体系与决意报考是在2019年夏天,当时工作繁忙,人均手头上大大小小有2-3个项目在同时进行着。上班时候泡的一杯茶,到下班时候才喝了两三口,是那时的常态。每个人加班加点,恨不能一人分作两人使,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总是不那么理想:进度缓慢,频繁变动,与业务部门争论数小时而不欢而散等等,然而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要怎么去解决。与朋友诉诸烦恼,大吐苦水,朋友沉默了一会儿,说了和当年老大说的一样的话,不然你去了解下PMP®吧!
 
百度,知乎逛了一圈,有点嗤之以鼻,原来是老美的玩意儿啊!原来是一个费用超贵的考试啊!……本着来都来了,再多看些好了的心态,找朋友索要了一些以前考试的资料来看,看到近千页的教材,瞬间一激灵,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才需要这么多的纸张来承载?好奇心起来了,迅速浏览了序言、目录,挑了几个章节往下看:呜,原来还有个叫需求跟踪矩阵的玩意儿...哇,EVM是个啥东西,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这个RACI看起来挺清晰的,有嘛用?…
 
就这样,在快被我问崩溃前,朋友把才聚的PMP®报名链接扔到我脸上并迅速拉黑微信后,我就这样正式开始了PMP®学习与考试之路。
 
不得不说,报着考试的心态去看书,与之前一目十行的浏览,真是天差地别。教材到手后,迫不急待地想在知识的海洋里仰泳、蛙泳、自由泳,一个小时以后才发现,抽筋了……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六百多个输入输出与工具技术项,据说4个小时的考试时间与200道中英文考题,无不在彰显着PMP®的强壮肌肉。
 
幸好,除了教材之外,才聚还很贴心的赠送了备考指引、考试攻略与应试准备等文档,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好东西啊,仔细地看了备考指引后,深知学习节奏重要性的我,决意相信才聚的经验,相信自己的判断,按照这份指引来打这次的仗。
 
因为异地的原因,我报的是远程班,没有面授班那种可以老师当面传业、解惑的优势,幸好,授课视频的老师是jack老师。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通读一遍教材带着满脑疑惑的我,在听了几节课后就,嚯,大牛啊,这下稳了!
 
当然,学习备考过程的个中辛酸就不多言表了,远程班,靠的更多的是自觉、自律,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一个词就是,坚持。用考友的话说就是,每当感觉看不下去书的时候,想想交了的报名费,心就拔凉拔凉的,啃了口馒头继续看。
 
12月7日下午一点,从考场出来那瞬间,心态很平静,倒不是太关心考试成绩的事,当然能过是最好,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多东西深深地映在脑子中了,已经被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了,感觉这波不亏。
 
后面成绩出来了,5A,同期的不少同学也是5A,大家都挺高兴的,都有收获嘛。
 
从备考,到考完,前后准备了近半年的时间,人也转变了很多。从以前老大在讨论项目工作安排时的唯唯诺诺,到现在的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并且有理有据;从以前苦于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项目的理解,到现在可以专业名词张口迭出;从以前接到一个新项目的茫然,到现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PMP®的确让我改变了很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进步了很多,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模式。
 
很多人考PMP®是为了镀金、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这无可厚非,我也想。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更是一项提升自己能力、扩宽知识与接触面的机会,同时只有保持健康的心态,才能真正的学进去,考出来,学以致用!
 
感谢在学习过程中热心的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今天想仅以此文分享给各位,一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二来也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启发帮助,愿大家今后旗开得胜,各得其所!

 
作者 |  王建龙(才聚PMP201712期学员)
 
PMP®考试服务
  • PMP通关必备
热点问题 更多